当前位置:首页 >系列丛书 > 列表

学校是育人的文化场所,为了使育人活动合乎目的合乎规律地进行,需要校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有效领导和管理。作为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校长一方面要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上审视学校教育及其发展,构建学校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战略,引领教职工向着理想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又需要从学校具体的实际出发,直面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工作,使一项项具体的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这两个层面的领导与管理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学校的发展通过具体的工作而实现,但后者往往是更经常、更具体、更繁杂、更特殊的工作,因而学校领导更需要把握各项管理的策略和艺术。   “学校事务管理丛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策划的。校长们常常说,学校是个小社会。事情要说具体了,多不胜多,比如:德智体美劳,人财物信息,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退,等等。仅一个“人”字,又可分领导班子、教师队伍、职工队伍、学生四个方面,如果再考虑当今个性化教育、权变式管理的理念,那具体的工作数不胜数、干不胜干。从教育管理科学的角度上说,一般分德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课外活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这些工作既有一定之规,也有非常复杂的具体情况,需要灵活处理。另外,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与管理改革不断发展,特别是人的变化,学校管理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策略。既研究常规,更研究变化,对学校领导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处于学校领导新老交替比较集中的时期,对于许多新任校长来说,尤其需要尽快掌握领导与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本丛书就是从学校的各项具体事务管理的角度进行组织的,以期为校长、副校长、主任及相关人员应对工作的需要提供管理的策略、方法。根据目前联系的作者队伍的研究实际,我们组织了第一批著作,包括李春山副教授的《中小学校本研究:方法与实践》、王玉昆教授等的《学校经营:方法与实践》、王绪池副院长的《学校总务管理》、刘维良副教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指导》、杨雪梅副教授的《校长时间管理》、王琳讲师等的《学校危机管理》等6本。以后我们还将继续组织出版。   对学校事务管理的研究如何展开?我认为,从内容层面说,它既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包括策略方法的研究。在基础理论上,对某一事务管理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本质的揭示、价值的追寻、不同理论观点的阐述与评析、管理事务要素的分析、管理结构与机制的剖析,都是重要的;在操作方法上,工作目标的确立、人员与资源的组织调动、工作流程的展开、管理的机构与制度的运行、效果的评估,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本丛书设定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一线的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所以,我们更注重有关操作方法内容的展开。从方法层面说,需要把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结合起来。自下而上,就是深入到学校,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案例分析,总结具体的实际的经验,把隐性的管理知识显性化,上升为管理的规则和策略;自上而下,则是在现代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对管理过程与策略进行具体研究。两方面结合,才能摆脱纯粹思辨与纯粹经验的巢穴。 总体上看,在学校管理的研究上,我们过去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多,具体事务管理及其方法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管理者碰到具体问题时,更多地是求助于学校的制度,凭借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式”、“权力型”管理方式大量存在。现在需要我们更多地把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与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应用性的研究,以发挥应用研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提高学校管理的专业水平,努力向专业化管理迈进。因此,应用性研究不可或缺!应用性研究的价值不可低估!加大应用性研究的力度,并借助管理教育、干部培训的途径推广研究成果,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的干部教育很早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但比较偏重政治方面,而侧重学理和科学方法的管理教育则起步较晚,因而,我们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还急需提升。我们期望这套丛书能够对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编写好这样一套“丛书”是有意义的,然而决非易事,对作者的理论功底和实际经验有很高的要求。第一批书的的作者,主体是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的部分教师,他们长期从事学校管理方面研究和校长培训,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的能力,对于一线的实践比较了解,整理了许多案例,吸纳了中小学校长大量具体的管理经验。这就保障了书稿的基本质量。当然,由于是初次尝试,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期待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领导、专家、校长和各位编委的关心、指导,得到了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还邀请了专家对有的书稿进行审定,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