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为“万卷方法”加入年轻元素
212018.11

为“万卷方法”加入年轻元素

发布时间:2018-11-21
为“万卷方法”加入年轻元素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采访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辑林佳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李 允/采写整理

■林佳木(重庆大学出版社“万卷方法”丛书策划编辑)

“万卷方法”丛书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一个重点学术品牌。作为系统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大型学术工具书,该丛书从2002年年底开始策划,至今已出版100多个品种,内容涉及方法论、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学术写作规范等。

早在2002年,欧美国家就对研究方法类学术图书的出版高度重视,在我国,历年来此类图书出版仅有40余种,而且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在看到这一现象后,重大社编辑雷少波和崔祝抛出了打造“万卷方法”图书的设想。因为在国内几乎没有研究方法这个出版领域和类型,选题在社内论证时引来了许多疑问,比如社会效益怎么体现?市场在哪儿?选题从哪入手?时任重大社社长张鸽盛在充分听取了编辑、选题委员会的意见后,当即作出决定——当下看不见市场,那就面向未来出版,用5年时间试试,5年内出版社不向这个项目考核经济效益。“万卷方法”丛书得以落地发芽。

“万卷方法”这个品牌名称代表了丛书策划人的美好心愿:如果SAGE出版社能50年出几千个品种的研究方法图书,那么,重大社也希望能有一套这样的丛书。“万卷”是作为出版人的期许,也是因为我们的读者都是“读书破万卷”的硕士、博士、教授!

从诞生开始,“万卷方法”就幸运地得到了学界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尽管翻译工作繁难,他们还是对“万卷方法”的策划表现出巨大的热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方法研究室主任沈崇麟老师,听说该策划后非常激动,抱出他留学欧洲时背回国的数十本研究方法书供编辑挑选。他帮助重大社从定量与统计方法角度组织引进出版了多种图书,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则从质性研究方法的角度帮助出版社组织了珍贵的选题,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更是承担起了200余万字的基础性著作《定性研究》(4卷)的翻译工作。

2003~2004年,“万卷方法”首批5本图书《调查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量表编制》等出版上市。出版后,重大社立即向全国100多位在知名高校从事方法教学和研究的老师邮寄了全套样书,征询反响和意见。老师们纷纷回信支持这套当时国内唯一的方法类丛书,并为项目的发展献计献策,还有的明确表示愿意参与到这一丛书出版活动中来。

就这样,“万卷方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2007年,利用当年在重庆召开全国书博会的难得机遇,重大社对“万卷方法”丛书进行了积极宣传,提出了“打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一品牌”的响亮口号,在学术界和出版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年,“万卷方法”丛书27个品种累计实现销售码洋200万,在项目启动5年后开始盈利。此后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至今。

“万卷方法”能够延续至今,原因很多,有重大社历届社领导出版眼光的高瞻远瞩,也有编辑团队对这套书承载理想的努力和奉献。然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读者需要这套书。出版这一行从不缺少“理想和情怀”,但如果出版人的努力不是围绕着满足读者的需求来进行,书卖不出去,那么理想和情怀很容易沦为聊以自慰的借口。如今,大量需要写论文、发表论文的硕博士和教师对方法类图书的需求在当下已经开始显现。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图书馆都全套收藏“万卷方法”丛书。

今天,越来越多的90后在加入学者的队伍,研究生里连00后都不少见了。“万卷方法”作为一套学术工具性丛书,在书名和封面方面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的风格,当目标读者变化以后,有没有可能丛书也加入一些年轻的元素呢?

在合适的选题上,我们做了尝试。2014年我们从SAGE出版社引进了一本小书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这本书的书名直译是“如何阅读社会科学期刊论文:一本面向学生的(非常)实用的指南”。在审读过书稿以后,我觉得该书除了观点清晰、指导意见实用性强外,还有作者年轻、文风平实幽默的特点,并且图书定位主要就是对阅读文献和写论文还不熟练的研究生。因此我就琢磨着把书做得活泼一点。首先就是重新拟定书名,我决定试一试向大众图书学习,给它起一个好认好记、利于口碑传播的书名。在反复审读书稿之后,我采取了“主书名”+“副书名”的做法,拟定名字为《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主书名简短好记,也是作者观点的浓缩,副书名则交代清楚本书的内容。然后,在封面设计方面,不但采用了洋红和草绿的大色块撞色设计,而且还做了一组从读堆积如山的文献到写出论文拿到学位的漫画,从封底延伸到封面。如此做书的初衷就是希望目标读者对书感到亲近。

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的读者访问,但这本书于2015年上市之后,已经重印2次,累计销售1万余册,销售状态平稳。作为编辑,这个成绩多多少少还是对得起当初做书时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