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王小帅:我有责任保存这段特殊记忆
142015.07

王小帅:我有责任保存这段特殊记忆

作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张倩 来源:腾讯网发布时间:2015-07-14

  [摘要]文字的表达是一种延展。《薄薄的故乡》意味着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写了一本关于故乡的书,但在读者的心目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延展,无论是物理或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精神的故乡。

《薄薄的故乡》,王小帅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薄薄的故乡》是王小帅的一部私人笔记,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和文字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受访人:王小帅(电影导演) 采访人:张倩(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小帅

中国独立电影先锋导演。生于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3年,26岁的王小帅自编自导的首部长片《冬春的日子》成为中国独立电影开篇作之一。此后,王小帅凭借其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人文关怀、坚持不懈的独立创作精神,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享誉国际的标签式人物。主要作品有:《青红》《我11》《闯入者》等。

文字是对影像的补充和延展

问:《薄薄的故乡》,从书名的字面意思理解,这好像是一部有关故乡的图书,请问为什么要出版这样一部作品?出版该书的初衷是什么?

答:这本书没有特殊的出版意义,只是几个关于“三线”的片子拍完之后,由于环境、具体的条件等各种因素,有一些需要表达的东西无法在影像中呈现,想通过文字形式来延伸表达,补充一些片子中的背景和资料,所以就试着写了一些文字。文字的表达是一种延展。《薄薄的故乡》意味着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写了一本关于故乡的书,所以它很薄。书中文字都与故乡有关,但在读者的心目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延展,无论是物理或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精神的故乡。

问:通过这部文字作品,您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抑或您想给历史留下一份什么样的特殊记忆?

答:主要是想通过这些文字保留一些记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大家的故乡意识在慢慢地淡漠,故乡的味道、故乡的特质都在慢慢地消失,一切都在同质化,我们的生活像进入到格式化的程序里。而每个人的不同生活背景以及童年记忆都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所以我觉得,在未来以及当今社会,我们要对我们的记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加以重视和保护,留下一些值得珍藏的东西。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保存方法,它能将人们的记忆和精神财富永恒留存。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当我们看着和读着别的国家的历史的时候,请不要忘了,我们在这个时代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把自己个体的东西小心地保存下来,实际上就可能会给未来留下更真实、更生动的文本。

“三线”是一群人的集体记忆

问:面对同一个主题,如故乡,您认为电影创作和文字创作,哪种方式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答:故乡在我们的概念中,一般是离自己很远的,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不在同一个空间和维度,甚至不在同一个时间里,所以我们对故乡都是遥望或者回忆。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的制作有其局限性,它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它的表达和呈现是有其固有的局限性的,它不能做到天马行空,它不能把所有的记忆和感知全部表现出来;但文字就不同,它可以更加天马行空,它可以挖掘很深的甚至是被屏蔽很久的一些记忆,当然这个也需要写作者对文字有一定的掌握。所以二者是不一样的,两种呈现方式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质,但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我认为比较值得珍惜的载体。

问:书中开篇您就提到,您曾经将贵阳视为自己的故乡,不仅如此,而且从电影作品《青红》、《我11》、《闯入者》到文字作品《薄薄的故乡》,您一遍又一遍地在创作中回望自己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贵阳对您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这并不是贵阳本身对我的影响是怎么的。而是“三线”特殊群体的特殊经历带给了我和我的父亲以及更多的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甚至是我们这辈的下一代的特殊影响。这种特殊影响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发生过,实实在在地发生过,甚至正在发生还在延续着。此外,它是一群人的集体记忆,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是无法体会和感受的。这段经历对我本身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毕竟它是发生在我们家和我的身上,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家,还有我的父母,还有很多的生命轨迹。在这个“大三线”中,除了贵阳之外,还有陕甘宁云贵川和青海等地的很多个城市都囊括其中,我相信这么大面积的“三线”人口群体中都藏着非常丰富的个体的经验和经历,如果能通过文艺作品和艺术作品更多地、更深地将其挖掘出来的话,那真是很有幸的一件事。

电影之外,还将继续写作

问:作为一名“生于上海,长于贵阳,工读于北京,曾经生活于武汉和福州的”中国独立电影先锋导演,您认为上述哪个城市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的故乡?

答:到目前为止,慢慢地通过一些作品的表达和传递,其实在自己心目中非常执拗的对故乡的追问慢慢地淡化了。所有经历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记忆,甚至最重要的是都留下了朋友、同事等,这些都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维度,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问:《薄薄的故乡》是您的首部文字作品吗?在以后的创作中,电影作品之外,还有什么写作和出版计划吗?

答:《薄薄的故乡》确实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单由文字来表达的作品。作为写作者,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欢愉,自己的生活也能够通过文字进行细致的梳理,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未来的创作中,除了电影之外,应该还会继续写作。但这个写作还是要有话要说,有感而发,不管是小说的形式,还是随笔的形式,抑或是回忆录的形式,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