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裔女作家以美食“寻味中国”
022014.07

华裔女作家以美食“寻味中国”

作者:北京晨报发布时间:2014-07-02

▲林留清怡(左)和她笔下的张师傅。

近年来,外国人书写当代中国的图书是出版界和读者关注的领域,而近日面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寻味中国》在其中则是特殊的一本。作者林留清怡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从美食寻找中国文化密码,书写当代中国的变化,而作者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又使她的创作带有寻根之旅的意味。此外,作者不仅把美食当成观察中国文化的窗口,她还真心热爱它。

关于林留清怡

据出版方介绍,作者林留清怡出生于芝加哥,在南加州长大,从小喜欢写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之后首次来到中国。来到这块陌生的大陆,她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样大。她还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汉语中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

关于寻味之旅

林留清怡的寻味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之后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当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独特的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并耳闻目睹了这些人物普通或又不平凡的经历、故事,比如烹饪学校的王主任、面馆老板张师傅,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她对此表示:“其实美食是一个连接,我讲这些饮食不是为了说明这些饮食,要说明中国很多其他事情,文化上面的,包括经济、政治,都可以从饮食角度发现话题。”

关于饮食写作

“食物能把人们团聚到一起。正是这个原因,让我决定专注于饮食写作,我认为这是了解中国文化和这里的人们的绝佳方式——食物与中国人好客的秉性有关,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热衷于分享他们的食物。当然每一个国家对待食物的态度完全不同,在很多地方,食物不像在中国这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林留清怡说,她和家人现在的常住地是北京和成都,并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美食工作室——黑芝麻厨房。她对此表示:“我虽然逆向而行,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在中国住了七年之后,我觉得很满足。我是多么幸运,有好吃的食物、好朋友、爱情,对历史也有了稍微深入的了解,令我能够诠释其中的深意。”

关于书评

出版方介绍,林留清怡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杂志、《美食与美酒》杂志等媒体供稿,该书曾获得《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人物》杂志等媒体的推荐,并获得美食世界饮食图书奖之最佳中国饮食书奖和《匹兹堡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寻路中国》作者何伟对该书评价道,“这本书读来妙趣盎然,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这世界上最伟大的饮食文化之一。”

  晨报记者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