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的街角》读后感

作者:陆艳发布时间:2010-10-13 11:19:55
  “见鬼,你一点也不特别。这样的事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没有人知道所有的事。有的人是医生,所以他谈论外科手术。有的人是教师,所以他谈论图书。但是医生和教师对混凝土一无所知。你是一个水泥工,这就是你的专长。”
  “也许是这样,但你什么时候看到有人站在那儿谈论混凝土?”
  人生如戏,只是我们并不是导演。在一个看似公平的社会里,暗藏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等级差距,我们相信作者是一个仁慈的人,他试图通过看似理性的分析来帮助泰利走出对自身局限的悲观。但是,泰利所经历的工作、生活里的种种具体经验告诉他:理论和实际总是有着天壤之别,因为没人“站在那儿谈论混凝土”。无论多么光鲜的理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总是显得如此软弱可怜。
  然而,生活仍将继续。如泰利一般的街角黑人,他们逃避生活,却也拒绝死亡,他们是被边缘化的一群人,城市已将他们遗忘,唯有街角是他们能够留守的最后驻足地,在这里大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的身份,相似的遭遇让仅存的一点尊严得以保留,即使那尊严是如此不堪一击。《泰利的街角》这个书名不管是出于偶然,还是作者有意为之,街角一词本身带有的阴暗、忧郁、躲避、隐藏……晦暗的色彩与泰利的身份浑然一体。经常地,人们努力工作,那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仍然会有美好的前景等待人们争取和创造,这种不确定性反而成为生活下去的一种动力。但是,如果未来已然成为定局,甚至已经是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悲惨景观,那么活着就是一种程序,一种任务,无任何乐趣可言。街角的泰利和他的朋友们就是这样一群被注定了没有未来的人:“从早到晚。我的孩子还是什么都没有,我的妻子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没有,这是他们的生活从开始到最后仅存的真相。
  在泰利们的身上,命运以相同的方式成全他们,也以相同的方式摧毁他们生存的尊严。男人们渴望成为男人,“结婚意味着成为一个男人”,它是责任、义务和职责的体现,男人们似乎应该以成为家庭支撑者的身份出现,这是他们成为男人的姿态。然而这种姿态是把双刃剑,在似乎带给泰利们社会地位和尊重的同时,也把他们甩入了更为不堪的境地:经济困窘,家庭争执不断……。既然无法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职责,那么转身离开,让所谓的安全感游离在不确定的自由中,从生活中抽离出一个男人应承担的家庭角色是大部分街角男人的选择。
  所以,与其被生活抛弃,不如主动抛弃生活。泰利们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妻儿,聚集到街角。他们抛弃已有的生活圈,总是生活在别处,而每一个别处又总是下一个泰利的街角。不同的地点,相同的困境而已。尽管有许多借口和理由,究竟不过是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社会对街角男人的价值定位、妻子对街角男人成为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的期待,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街角男人,一系列的问题要么重新开始,要么接踵而至:别居的父亲、紧张破裂的夫妻关系、与情人之间矛盾的剥夺关系、鲁莽而虚幻的朋友关系都在街角男人卑微的薪水面前变得异常冲突。
    《泰利的街角》是一本质性研究个案的读本,我们不懂质性,也不懂个案研究。但即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泰利的街角》的阅读,不影响我们对泰利的阅读。排除方法论的问题,《泰利的街角》更像一本用故事化的语言讲述的纪实小说,不同的人会从其中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普通人,即使泰利是从1967年向我们走来,即使泰利是从美国都市向我们走来,可是从中,我们依然可以从身边的现实中捕捉到泰利的生存景况,依然可以从我们的内心深处观照到潜藏着的泰利的影子。最后,我们能说的希望还是那句话“我们必须彼此相爱,否则就会死去。(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