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绝的嬗变——由《影视界知道分子》说起

作者:李星文发布时间:2011-01-05 15:19:57
  谭飞早前以“娱乐圈小诸葛”知名。
  大约十年前,谭飞在都市报最势焰熏天的时候,离开《成都商报》的羽翼,独身走进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初入商海的谭飞想必也是呛过水的,但几经跋涉他还是成为了娱乐大鳄们的座上客。谭飞游龙戏凤地出现在各策划会现场,甩出一个个逆向思维和边际联想的金点子。谭飞敲敲打打地坐在电脑前品评文艺作品和娱乐现象,把自己写成了新浪博客的“娱乐四大金刚”之一。
  那时的谭飞在片商和明星心目中应该像是指南针和吉祥物。他的那些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案和灵气十足的文字,让娱乐产品的销路和演员们的星光像那只没脚的鸟一样,飞起来就不愿落地。他笑嘻嘻、暖洋洋、与人为善、正话反说,一早就把别人的心思揣摩得玲珑剔透,又最肯在文章的修辞和章法上冥思苦想,从不做歌德派那样拿着大喇叭或者吹风机大肆轰鸣的事情,而是夸要夸出个曲尽其妙和技术含量,骂要骂出个点到为止和春风拂面。经过这般一唱三叹和文火慢煎,被直接点中笑腰穴的自然是乐不可支,被暗自拂中太阳穴的,也会飘飘然浑然忘我。于是,谭飞在圈子里名气越来越大,知音越来越多,博客点击率越来越高。可是,他自己似乎越来越不满足。
  现在已说不清楚,谭飞究竟是哪天发生了灵魂的质变。他从来没有发出过“再也不能这样过”的宣言,但他博客文章的风格这两年的确大变了。也说不清楚他是受了谁的蛊惑,就由煽风点火者变成了冷静的观察者。这个蛊惑者或许是韩寒。这个来自上海的小说家兼赛车手,以博客为阵地书写对时政和民生的关切,既表达基于良心和正义的主张,又尊享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成就感,这样的快意人生自然是一种成功的范式。这个蛊惑者也可能是李大眼。李大眼是谭飞的成都老乡,写的一手妖冶而凛冽的球评。五年前,他已是无可争议的“足球第一健笔”。三年前,他成了一个销量不错的小说家。一年前,他是中国足球扫黑反赌的急先锋。将来,他很可能是中国最大胆的时政批评家。李大眼由圈子闻人到社会名流的嬗变,自然也是一种成功的范式。
  两人都是谭飞的朋友,他们的路线会对他形成召唤。但更重要的是,谭飞的内心发生了裂变。娱乐圈的浮华之下少不了凄凉和龌龊,有时让人情何以堪。人活到一定岁数,事做到一定境界,他会追问自己:我来世界上是干什么来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值不值?一切虚妄的东西都怕追问,当知识分子的臭脾气发作的时候,矫饰和作伪就没了生存空间。也许在某个五雷轰顶的夜晚,谭飞遭遇了严酷的自我拷问。在他把一切想清楚了之后,他所敬畏的只剩下了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真实”律。他不再变着法儿指鹿为马,不再憋着劲把小家碧玉夸大为国色天香,他不再东拉西扯地小骂大帮忙,他不再隐恶扬善地选择性失明,他拿起笔做刀枪,不挣人间交口费,不为人情遮望眼,好就好孬就是孬,阎王头上也敢踹三脚。
  愤怒出诗人,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批评文章从来就比赞美文章更容易俘获人心,因为批评通常是出以真心的,而赞美则大大地不一定。尤其是在当下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满目创痍的现实中,值得真心赞美的东西太少了,必须犯颜痛骂的东西又太多了。谭飞不用发愁找不到发飙的因由,有无穷无尽的坏人坏事找上门来给他架炮。去除利益勾连,忽略内幕秘闻,只把文本作为评判的依据,真正的批评也就到位了。言之无文,心而不远。这是一个崇尚段子而鄙弃说教的年代,这是一群恨不得一分钟笑六十秒而见不得平铺直叙的网民,谭飞的造句能力、联想能力、谐音能力恰好为他们而生。群众是经常被蒙蔽,但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从谭飞“飞得更高”的点击率来看,这一点确凿无疑。
  当新意见阶层在网上全面崛起的时候,“娱乐圈小诸葛”谭飞也完成了向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变。网站推荐层级的提升,新闻媒体的采访,社会影响力的上扬,都应证了这种转型的正确性。然而,也有人不适应谭飞的“华丽转身”。有些人希望借他的博客阵地给自己长长脸、扬扬腕、说说吉利话、发发免检证,如今是办不到了,恼羞成怒之下便会说他“装”。有些愚昧的看客,智商基本在80以下,对于汉语的众多修辞方法没有起码的领悟,尤其对反讽、设喻、假痴不颠、皮里阳秋更是隔膜,不能理解谭飞文章里的多层梦境,只按照自己胶鞋脑袋的理解,用不开眼的正义感镇压同样持有正义感的同道者谭飞,大做亲痛仇快之事。说得严重一些,谭飞是侧着身战斗,他不能无视亲朋故友和他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也不能改变自己的花式写法改而打铁,以迎合某些见口号就喊的网民。
  谭飞的嬗变,我是亲见的,也是佩服的。他不是孙猴子,脸一抹就能幻化成另外的人形。对于中国人来说,金钱关、美女关固然难过,最难过的其实是人情关。因为却了人情而说了真话,一个多年的朋友翻脸了。底下有人死死地拽你,上面就有人狠狠地砸你。在过去的一年里,所谓影评人的“交口称赞”成为了行业的笑柄,也使真正的影评人面临池鱼之祸。至少在两年前,谭飞就已经向独立影评人过渡,并且不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虚辞,而是按照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客观梳理每一部电影的得失。但偏偏是他遭到某些媒体的暗算,被册封为“枪手”的带头大哥。没有独立影评人的时候,都在呼唤独立影评人。有了独立影评人,他又被当作“交口派”饱受批斗。也只有在我们这个奇怪的国度里,才会发生这样的黑色幽默。
  这本《影视界的知道分子》,见证了谭飞的转型和成长。转型的过程很苦,也很快乐。走进求真窄门的谭飞,不再羡慕浮华的大道。他做得很累,但也很乐观。虽然风雨如磐,他并没有掉转船头的想法。围观改变中国,意见引领中国,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我估摸着,谭飞早已不满足于做一个娱乐时评家,过不了多久,他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