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欧洲教堂的艺术之光——读《深沉与仰望》

作者:陈晓阳 来源:中国出版发布时间:2011-03-07 10:06:25
  读书如同黑夜里寻找光明,大多数的书如同城市街边的路灯,亮度有限,如快餐读物:有些书则如同荒原上疾驶而来的大车的远光灯,刺得整个黑夜都在颤抖,比如余华的《兄弟》;而有些书,如同远方村庄里吹不灭的油灯,摇曳着,让你充满了希望和失望,深邃得可望而不可及,读“深沉与仰望》(周至禹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感觉。
  这是一个艺术家深度的欧洲教堂旅行笔记。说它是笔记,是因为其中明显地流露出了作者非常自我的痕迹,因此,在我看来作者不是为了出版而写作,倒像是自己的内心独白和沉思,而我也多了几分深入他人内心的激动,正如我读乔伊斯的《情书》时所感受到的一样。
  教堂本来是用来寄放灵魂的,可是寄放灵魂的载体很多,于是就有了艺术、文学、建筑等,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寄存方式,艺术大师把思想与情感寄放在作品里,作品被教堂收藏,死后大师的遗体安放在教堂里,灵魂去漫游了,教堂就成了他们的家。对于朝觐者来说,教堂可以让灵魂小憩,如同一片阴凉的树荫。我不知道作者访问这些教堂的步履是急促还是缓慢,但是跟着他的脚步,我仿佛跟很多的灵魂擦肩而过。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有着英伦皇室的高贵,这种高贵不是简单的地位显赫,实际上得益于皇权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相互支撑,皇室成员因为跟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比邻而葬而倍感荣耀,科学家、艺术家也因此凸显尊贵。所以,教堂才有“荣誉的宝塔尖”之称。作者在对教堂里皇室显贵们大费周折地、略带调侃地描述之后,对安葬诗人和科学家的“诗人之角”、“科学家之角”进行了浓墨重彩地刻画,甚至不惜笔墨,把一些精彩的墓志铭,从拉丁文翻译成中文:“已去了那有福之地,只有在那里,他和他的声音才会被超越。”这是给英国伟大的作曲家亨利∙波赛尔的,这样的文字超凡脱俗。
  去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据说会得一种“司汤达症状”,那就是“在圣十字教堂光彩夺人的炫耀下,一个精神与视觉的冲击会使得一个人参观后难以举步,令人失魂落魄”。初读时震惊,看了作者对教堂中著名艺术家的雕塑的描写后,这症状倒让人羡慕不已。
  这样贵气十足的教堂还有先贤祠、巴黎圣母院、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等。
  如果说对这些著名大教堂的解读体现了作者作为学者的博学和大气,而对一些偏远山村或孤岛上的小教堂的描绘,则更体现了作者作为艺术家眼光的独特和情怀的深邃,才写尽了教堂的精髓与底蕴。
  僻地、深山、村镇、孤岛上的教堂,没有埋葬那么多的先贤名贵,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壁画、天顶画和彩色玻璃画。作者给这些教堂定位了一个“静”字。其实真正的静不是静物的描写,所谓“鸟鸣山更静”.所以,作者对小教堂静的描写,恰恰是用了一些“动”的故事。在描写威尼斯的“穆拉诺岛教堂”的时候,就记叙了一段简单的送葬过程。“沿河过维瓦尔尼桥右行,辗转曲折,来到岛中心的圣玛利亚与圣多纳扎教堂。正碰见送葬的队伍排队抬棺进入教堂,去世者是老太太……管风琴深沉而缓慢地响起来,声音似手透进教堂的墙壁与石柱中。”于是联想起国内的葬礼,哭天喊地的,全然没有西方教堂葬礼的庄重。因此引发出对死亡态度的诸多感慨。死亡是可怕的,但正因为可怕,活着的人才要相互安慰,也正是因为死亡是终极的,所以才要宁静地以一种庄严的态度去面对。
  有意思的是日内瓦的玛德琳娜教堂,整个教堂简朴得“如同一个粮仓”,但是,让人另眼相看的是教堂的彩色玻璃画,这些画不以宗教为题材,而是描绘争取平等与公正的人权斗争。出自于一个避难瑞士的智利画家。这就让这本关于教堂的书里,多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故事里,不是欧洲文明与南美文明的冲突,而是一种包容与和谐,而这种包容,被一个东方的艺术家心领神会。
  写教堂的书很多,知识丰富的、描写细腻的、图片精美的都有超越这本书的,但是读这本书,自有一种独特的画面感,这源自作者绘画职业的素养。凭借着作者的描绘,眼前会浮现出一幕幕图景,仿佛身临其境,又仿佛梦中神游。艺术家的眼光独到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