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渡》:白酒和红酒

作者:网易—重庆晚报发布时间:2011-05-16 09:37:38
  我读《香渡》,如品陈年老酒。较之于一般的小说受众,我更能“咂巴”(也叫琢磨)。“咂巴”的结果自然是更有滋味,即便是“咂巴”错了,那也就将错就错,知错不改。个中缘由,得益于我对蒋春光的私人了解。尽管还没人来定义彼此的交情,已到了某某之交的境界,但双方一直不乏酒桌上的互动,结果往往是他拿走了我的醉态,我拿走了他的思考。
  不擅饮的春光,用一本《香渡》,酿出了两瓶好酒:一瓶白干,一瓶干红。白干趋于烈性,干红偏重温情。辛辣、干燥、诱发疼痛的白干,是对现实的直指;而醇和、悠然、让人想入非非的干红,是对理想的美化。《香渡》的首篇《教工之家》显然是属白酒类型,其中的教职员工,从神圣的讲坛回归到种菜、轮厨、抢粪,甚至是投机倒把的世俗生活。理想中的园丁,沦落为现实中的农民。其中个体的辛酸苦辣,如白酒一样刮喉,难以下咽。小说在迂回曲折地描述一群乡村教师生活经历的同时,直截了当地对彼时的教育现状作了一个尖刻而睿智的嘲讽。《乔氏档案》《错位》《无名昏厥》等篇幅,更是酒气冲天,它们通过对迂腐的乔长贵、自负的“我”,还有猥琐的万木春的人物刻画,对教师这个群体的人性和人格,作了一番烈火焚身般的解析。曾经为人师表的春光,沿袭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小说技法,用他自己擅长的自嘲,戏谑的风格,把生活中最坚硬的块垒从集体记忆里打捞出来,不断展现。把一个个似醉非醉的虚幻人物,演绎为让人心底一颤的一个个具象。
  既然现实残酷,所以也需要想入非非。在经历了生活的疼痛之后,我们往往需要一些达观、理想的东西来调剂。而《王三》、《香渡》正好是这样的东西。这一长一短两篇小说,名正言顺地扮演了葡萄干红的角色。
  一身汗腥的王三,居然有用身体去满足于一个富婆欲望的机会,这无疑是一个成人童话,它甚至有点像电线杆上关于贵妇丧偶的征婚启示明知是假,还有人趋之若骛。这何不是一杯解忧的干红,给空虚麻木的躯体,带来一点幻想和一点聊胜于无的乐趣。
《香渡》本身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爱情故事,它更像一个梦境,唯美、幻化和催人泪下。可以说,葡萄,美酒,夜光杯,传统言情小说的元素一样不少,足以催情和麻痹我们的感官。但我以为,那些刻意描绘的姽婳女子,断不如《诱惑》里的老姚“她的身体轻轻颤抖,像汽车在发动”来得生动直接。当然,人各有志,仁者见仁。也许白酒适宜的是我这样的劳动人民。而红酒又刚好满足了你这样的小资品位。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状态》。可以说在揭示、凸显和抵达上表现得犹为突出。进城办事的“森”,莫名其妙地挤进了一群排队等候的队伍。只为了一瓶免费的矿泉水,忍渴挨饿苦候了三个小时,结果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得到。小说或许是对世相中“从众”心理的抨击,或者,是对人性的另一种解读,抑或是作者个人关于人生见解的经验复述人生不过是一场不知结局的等待或守候,不知结果,也得参与。谁说不是,生活中的你我,一辈子都流连在站错队的过程中,这不是一种偶然,恰恰是一种常态,是我们需要不断重蹈的覆辙。
  最后套用一句广告语来总结陈词:《香渡》是一本好小说,更是一瓶好酒。它兼顾红白,酒味醇正。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它总会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