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精彩摘录之二
272008.08

《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精彩摘录之二

作者:王佳宁发布时间:2008-08-27

泱泱大国的理想就是我们的理想

——代《抚脉历程》后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端的改革开放迄今,泱泱大国已融人世界主流文明,以继往开来的强烈诉求为前提,不同阶层基于不同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而对改革开放定位和评判的首要选项无疑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197812月揭开改革大幕,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演绎春天的故事;从小岗村18位村民坚毅的渴求,到华夏大地引为自豪的总体小康;从改革起步的“选准切人点”,到改革稳步推进的“渐进式”;从改革攻坚的“先增量后存量”,到改革可持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国各层级政府与市场边界渐次明晰,其偏好、结构、流程和习惯已给未来留下进一步变迁的选择空间。

您正在捧读的《抚脉历程》,其设计初衷即从容梳理改革开放脉络,开掘改革开放从起点向纵深探索,进而展示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和减少机会成本的路径。因为,泱泱大国的理想和梦想就是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您正在翻看的《抚脉历程》,触及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每个经济领域。我们期待揭示:改革开放的每个细节彰显社会主义实践的自我完善,以及改革开放代表着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诚然,在过去的岁月里,改革和发展在一些地方也偶现波澜。但是,凡有流水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漩涡,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规律的背后,泱泱大国的理想和梦想就是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您正在览正的《抚脉历程》,我们期待共鸣:改革开放承载中国转型和发展重大前沿问题的思辨,她与烈阳、与暴雨如影随形。我们抱定: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泱泱大国的理想和梦想就是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20055月起,我在着手设计“中国经济改革30年”系列丛书的框架时,率先得到重庆社科院院长陈澍同志的支持,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展望:“洞烛先机,影响深远”,并欣然出任《抚脉历程》名誉主编。2005528,我带领编写组进入实质性操作,根据对出版物市场、浩如烟海的资料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选材时间跨度为30年,即从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截止到2008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全书50万字,以“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为理念,全景式回眸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脉络。全书分为特载、重大经济政策、经济事件和经济人物四篇,再现19782008年中央的重要会议、中央及政府部门的重要文件、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和影响一个时期或一个年份的重要人物。附录30年经济要览。内容丰富,忠实记录历史;视角独到,引人掩卷遐思。

王国维先生曾说:“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历时近3年,编写组克服人手紧张、工作超负荷、资料检索考证难度大等困难,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辛苦耕耘,忘我而创造性工作,圆满完成了资料收集、遴选和编撰等工作任务。全书由我总纂,并取名《抚脉历程》。我供职的改革杂志社的7位同志参与其中,莫远明协助我落实编写细节、甄别资料和审读。参与资讯采集和筛选的有:杨秀杰、李练承担特载、重大经济政策部分;胡新华、朱志军承担经济事件部分;李玲、许志敏承担经济人物部分。这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他们中不乏具备新闻出版学养的熟手,亦不乏有经济专业背景的新兵,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秉持“人人守规则,事事讲效率,处处树形象”的职业操守,心齐、气顺、劲足。

在编写过程中,汪俊、缪超群、王增恂、张鸽盛、谢晋洋、陈晓阳、马宁、郭彦英、孙国霞等同志,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得以借鉴和演进,使《抚脉历程》日臻成熟。同时,编写组查阅了大量重要的报刊、图书及有关文献,参考资料繁多,不能一一作出标记,谨向上述出版单位致谢。

“物新则壮,新则鲜,新则活,新则通”。抚脉历程,我们以理性回望来路:资讯从来就不是稀缺资源,但准确的选择是;机会从来就不是稀缺资源,但理性的分析是;甚至连财富也不是稀缺资源,但独到的眼光是。

王佳宁

20083月于重庆江北桥北村

 (摘自——《抚脉历程(大事记)》P469~P470